倉皇舉辦一場沒有屍體的葬禮

每個文字裡藏著高貴的靈魂,哪怕它們的組合只是一段尚未明朗的想法,或是一時分心的錯誤嫁接,仍然是上天給予的珍物,所以必須帶著崇敬的心替他們火化,選在天公生日那天,將他們的灰燼灑向小河流向大海,還給他們自由。

文字葬禮的文化背景起於明清科舉的制度,識字已不容易,能透過考試謀得一官半職更是不簡單,眾多考生們珍惜筆下的每一字句,清朝時在台灣有設官府的地方都會定期舉辦儀式——送聖蹟。我猜測拉,古代的考生更容易患得患失吧,心情跌宕起伏之劇烈勝過衝刺百米的脈搏,這時候!會想把脆弱的心靈寄託在很多有形但無機的物品上,筆阿、紙阿字的,覺得注入尊敬就能得到力量,雖然此舉很浪漫,但是退一步想不就是一群愛無病呻吟又玻璃心的文人聚集在一起合法玩火嗎?

直到1895年日本統治台灣,廢除科舉後,送聖蹟也跟著消失,直到民國五〇後喊起復興中華文化的口號才又恢復這個傳統,同時結合行銷,成功拉進文人和不識字的婆媽這兩個毫不相干的TA共襄盛舉:只要撿廢字紙就能賺功德,撿越多賺越多,不限數量和期限,今世來不及的榮華,至少點滴囤起來富貴下一代,這個活動一出,不只吸引讀書人,更是婆媽們的最愛,脆弱的卡陶屋突然強壯起來,特地挑扁擔挨家挨戶彎腰屈膝撿一球一球皺皺的紙呢。

我們環島經過高雄專程去找美濃其中一座敬字亭,不仔細看,外型上跟一般路邊所蓋的香爐差不多,明顯的差別是地板有插香,湊近看牌位名字有倉頡、孔子、文昌帝君,所有和文字沾上邊的神明通通都有。

這麼浪漫的事情我怎麼能夠缺席,很興奮的跟姵慧說我們去敬字亭把當下腦袋中不成句的,跳躍不連續的文字都霹哩啪拉寫出來,然後對鏡頭唸出來後再將其燒毀,為了被毀滅而誕生的文字多悲劇英雄,多美阿!姵慧一臉興致缺缺,不看我用鼻音發了一聲嗯。不過最後沒做成,不是因為她覺得我很蠢,而是我們去了兩次,一次沒有帶紙和筆,另一次沒有打火機,忘東忘西加上炎熱的天氣來來回回幾十分鐘的車程,紙還沒燒姵慧的火就夠大了,不作罷那終究會有人受傷的,太可怕了!

如果要把一段想法或文字拿去葬,該挑什麼好呢?


我後來想通「忘記」的意義
不是忘記你的樣子和名字
而是開始不記得你討厭的食物,看到你喜歡的東西再也沒有你的臉印在上面,
蘋果就是蘋果 書就是書,不再是誰誰誰的關鍵字
「忘記」是再也提不起力氣打電話跟你更新自己的近況,想著你也沒有興趣吧
漸漸不認識現在的你 或者應該說停止更新你了
你才能是我想像的你
什麼時候出現變化的呢?
因為過去的你很好 過去的我們很美好 好到需要把你推進過去的洞裡,倉皇的把你埋葬,一邊捨不得你的掙扎一邊想著等下要將你的臟器都從鼻孔裡挖出來,期待你變成有魔法的木乃伊守護我們的回憶
嚴厲懲罰闖進我們回憶古墓的盜墓者不得好死
才顯得這段感情的神聖

神聖嗎?有時候有點懷疑

可惜阿,就像那些化成灰燼的字句,都過去了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任性的回鍋肉

找出最肥的那隻螞蟻它是工頭

如果這是每隻浪貓不告而別的結局